“专精特新”首入政府工作报告,蓄力创新强实体经济

来源于:徐洁洋 日期:2022-03-25

伴随着2022年两会的顺利召开和圆满落幕,年度政府工作报告重磅出炉。此次报告在2022年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了“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这是“专精特新”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也引发了大众对这个政策“宠儿”的新一轮关注和讨论。

一、由来已久的政策“宠儿”

“专精特新”虽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却已经多次被中央文件所眷顾。“专精特新”一词由工信部于2011年7月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随后,工信部《“十二五”中小企业规划》、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均对此有所提及。2018年末,工信部开展了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已培育至第三批。2021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同年9月,北京交易所设立,其核心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而前不久,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至此,历经十载,“专精特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相关政策推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性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1 “专精特新”相关政策

二、稳中求进的战略部署

(一)精准定位

那么,“专精特新”战略到底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它是国家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实施的重大工程。

图2 “专精特新”释义

(二)分级培育

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申报级别可分为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国家级专精特新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四大类,其认定标准逐级提高。自2019年起,经过三年的培育发展,我国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入库企业11.7万家,国内中小企业市场基本形成了 “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培育梯次。

图3 国内中小企业培育梯次

(三) 意义重大

首先,中小企业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计。占全国企业比例远超90%的中小企业,毋庸置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增加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创业创新、推动国家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时间尚短、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体系不完善、资金来源有限等原因,容易存在商业模式不成熟、技术转化有障碍、融资困难等发展问题。通过“专精特新”战略,既能从营业收入、利润、研发支出、专利数量等具体指标上为中小企业明确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动能,还能从中小企业群体中筛选出具有标杆作用的领头羊,通过资金、产业、人才的重点支持提升其发展效率,激发头雁效应,辐射带动中小企业群体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实现核心技术国产替代已迫在眉睫。近几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叠加疫情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实体清单”“半导体产业去中国化”“ 限制部分学生或学者入境和访学”等方式从技术、贸易、教育等多方面施压,企图限制中国经济发展,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破解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传统产业向新兴专业的转型升级,是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把握住产业发展的“命门”。作为曾经的制造大国,曾经的“以市场换技术”已经行不通了,但我们在以技术为主导的领域与行业领先者还有较大差距,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任重道远,因此,“专精特新”战略的有效落地将助力我们尽早实现核心技术国产替代。

最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是我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强化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的重要步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在“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之下,中国制造业正在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其中离不开大量“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纵观目前已入库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他们大多尚处发展早期,但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普遍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较高的科技含量、先进的设备工艺,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专精特新”战略鼓励,这些企业将更加重视研发与技术提升,着力推进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在相关产业链关键环节充分发挥重要作用,补足产业链短板,真正做到“补链强链”,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附加价值,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速。

三、相伴相生的成长烦恼

(一)配套政策细化实施效果不显著

此前,为了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工信部曾提出了强化梯度培育、加强政策支持、开展精准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动态管理共五个方面的培育方针,力求通过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目前看来,企业申报“专精特新”所获得的支持仍是以荣誉资质和奖金补贴为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差异化精准培育政策仍然供给不足,各地相关的指引类政策较多,但在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的具体细则相对较少。

(二)创新型人才缺口较大

一直以来,专业人才都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人才短缺也成为影响“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当前已入库的“专精特新”企业多为制造行业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分布于三四线城市,尽管它们在部分细分领域或已成为隐形冠军,但在人才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面对一二线城市、大型企业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多重“虹吸效应”,他们对于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更容易陷入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培养难等窘境,对于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较大。

(三)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国家通过部分硬性指标筛选出了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并给予了一定支持,各地纷纷将其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列入上市重点培育的后备军,近几年亦涌现出了一批已上市且表现良好的企业,但入库企业中仍存在不少企业在后续发展中困难重重:他们有的因为传统成本优势减弱、终端产品较少、品牌知名度较低而导致市场开拓能力逐渐减弱;有的受制于资金不足使得研发投入减少,创新能力的持续培养受到影响;有的因为风险抵抗能力较弱而在资本市场融资困难,“专精特新”企业想保持稳定、高质量的发展态势并不容易。

四、多措并举促高质量持续发展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1年1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专精特新”战略部署发展目标,即:2021-2025年,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通过支持部分国家(或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强化服务水平,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战略框架已定,各方发力不断强化政策落地和执行必不可少。

(一) 政府端: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人才流动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健康发展的前提。各地方政府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本地“专精特新”入库工作,通过资金支持和服务平台完善鼓励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并做好入库企业的定期核定,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优化设计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引进、品牌建设等配套支持政策,坚持精准服务,关注落实“专精特新”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政企有效联动。

(二) 企业端:坚持创新与技术培育,加快转型升级

作为“专精特新”战略的核心主体,中小企业必然会迎来更多的机遇,也势必迎来新的挑战。要想通过自身的实力,在细分行业葆有竞争实力,跻身“专精特新”行列,助力产业链优化升级,助力科技强国和战略强化战略实施,企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一是坚持创新,强化研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对“卡脖子”难题不回避不放弃,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取得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的突破。

二是把握核心战略,寻求精细化发展。企业需要警惕“规模崇拜”的陷阱,应聚焦细分领域,专注个体优势,立足差异化,坚持特色化,尽量避免因盲目多元化发展导致的转型碎片化,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是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行内企业全方位高质量的管理,不论是战略、财务、人员、风控等方面的管理,还是数字化经济、品牌文化建设,都需要企业以更先进有效的管理理念、方法、机制为后续发展强筋筑基。

四是用足政策,拥抱资本。企业既要专注手头事,苦练内功,也需要抬头看路,时刻关注国家各项政策方针,吃透政策方能确保方向正确,从而更好地抓住市场给予的各种机会。

(三)资本端:精细选择,与企业共成长

在企业的成长之路上,资本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资源配置导向和效率,北交所设立、新三板改革均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更有效的资本市场发展平台。随着“专精特新”热度再起,投资机构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在投资标的选择方面,概念爆炒势必伴随相关投资标的价格飞涨,投资者不能盲目跟进,而是应深入研究、全面考察,综合衡量企业的价值优势和成长性,筛选出具备赛道优势、技术领先、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尤其关注研发投入和高层次人才储备的“专精特新”项目。第二,在投资项目培育方面,投资者必须牢记一点,任何“小而专”的企业想要市场中建立稳固的竞争地位都需要时间和技术的长期积累,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资本需要摒弃赚“快钱”的想法,耐住性子,尊重规律和工匠精神,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是基础,从运营管理、产业资源等多方位为企业赋能是关键,如此才能与企业共成长,打造出真正的“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