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私人资本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等项目的一种公私合作模式。步入21世纪,PPP模式在我国逐渐发展壮大。商业银行应当重视PPP模式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抓住机遇,应对风险,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
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私人资本组成特殊目的公司,为消费者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等项目。由于“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环保、交通、能源、水务等等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领域逐步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PPP模式主要应用于该类项目。我国的PPP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预计规模在10-12万亿元左右;目前,各类银行纷纷聚焦如此大规模的融资市场,对 PPP 项目持支持态度并积极参与。
PPP模式为商业银行带来哪些机遇?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PPP模式成为新的贷款投向,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以下机遇。
1. 拓宽业务领域,获得优质客户。PPP模式有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为商业银行在基建类、城镇化建设类项目中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由于该类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质量要求高,且后续管理要求严格,相关企业将会成为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
2.利于商业银行获得稳定收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仍是收益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80%,贷款业务中中长期贷款是重中之重。由于我国的PPP项目在市政建设、铁路、水利、医院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前景广阔,贷款资金需求量大且偏向于中长期,因此会带动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为商业银行增收。
3.为商业银行带来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因为PPP模式涉及的项目规模较大,涉及上中下游多个行业,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商业银行积极参与PPP项目,可以扩大银行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将拥有更多的潜在客户。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主要方式有哪些?
PPP模式从2014年崭露头角至今已经走过三个年头,这期间由于自身制度的不断优化与实际经验的逐步积累,其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近期金融机构有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的势头。但是由于PPP项目不论是工程建设阶段,还是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都对于社会资本方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而金融机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与项目经验,难以识别项目中复杂的风险,产生后续问题的可能性较大。除了风险因素之外,金融机构通过管理创新构建投资回报机制的能力也有所欠缺。由于PPP项目的基本原则就是由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如果要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仍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建议商业银行通过如下方式参与PPP项目。
1. 传统信贷。商业银行对于PPP项目最主要的支持仍是向项目公司发放贷款,即通过经营贷款、银团贷款等工具为PPP项目提供资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可以置换借款人前期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归还项目的负债等。
2.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参与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PPP项目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较分散,收益较稳定,现金流可预测。商业银行可以参与PPP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与营销,也可以运用信托等表外资金购买PPP资产证券化类产品。
3. 对资金进行监管。PPP项目的客户在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一般存款账户等,银行需要为其设计现金管理方案,对客户的资金进行管理。包括对日常资金的管理、结算、收付款、代发工资、企业理财和信息服务等,以此来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
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存在哪些潜在风险?
虽然参与PPP模式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该模式参与者众多,情况复杂,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例如自身专业性风险,政府风险等等。
1. 自身专业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PPP项目的金融服务仍旧是新鲜事物,缺乏相关的运作管理经验。在PPP项目的准备阶段,银行由于不能充分介入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项目的尽职调查难以精确,因此在确定运行周期,阶段划分,融资结构,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方面难以获取一手资料。这就对于银行确定后期融资比例、担保价值、还款安排等造成了困难。这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难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目标客户,另一方面银行也有可能因为贷款调查不充分、贷款决策判断失误等等面临风险。由于PPP项目发起到执行存在多个环节的管理,商业银行采取何种方式对于项目进行跟踪并切入需要加强研究。除此之外,在PPP项目的建设阶段,由于参与方众多,项目周期长,融资金额大,容易造成资金管理困难等问题。
2. 政府风险。在PPP项目中,政府的角色是项目合作者,而非项目监督者。然而,政府部门对待项目的态度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与银行。不少企业顾虑政府会违反合同约定履行的条款,而商业银行也会顾虑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盲目签订不符合实际的合同,导致难以履约,造成还款风险等,损害多方利益。因此,商业银行在参与PPP 项目时,也要关注当地政府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PPP项目风险?
目前我国PPP模式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应对PPP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准确把握项目运营过程中的业务机遇。
1. 与专业PPP咨询机构建立合作。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对于PPP项目缺乏全生命周期的了解,直接参与PPP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如何应对这一风险呢?建议与专业PPP咨询机构建立联系。专业的PPP项目咨询机构能够做到全程参与项目,对于项目了解充分,有成熟的风险调查与评估经验,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建议此类咨询机构为政府提供咨询帮助的同时开展针对商业银行的咨询业务,为商业银行针对特定项目提供指导。
由于咨询机构在项目发起阶段就全程参与,并且充分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信用情况,那么其能够利用自身对于项目信息的掌握以及分析经验为商业银行提供专业化指导。在确定融资期限,融资规模,贷款方案,可能承担风险,移交期信贷资产收回等方面为银行提出具体意见,帮助商业银行制定具体化融资方案。便于银行准确预测现金流收入,确定折现率,保证贷款本息的偿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根据流动性、风险性、盈利性要求设计全新的理财产品提供了信息。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就可以在PPP项目的前期设计、中期开发、后期运维、现金管理等各个流程和环节都发挥最大的效用。因此,商业银行求助于经验丰富的PPP咨询机构可以发现项目实际价值,在发现价值的同时也有效分散风险,使得PPP项目的风险被合理分担。
2. 重视政府领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关于PPP项目的政策准则,商业银行要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把握各级标准。同时完善自身行业信贷政策,审批标准等等,适应PPP新模式。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商业银行要重视政府的主导地位,及时向政府汇报工作,并积极获得相关政策、信息等的帮助。
PPP项目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未来市场规模有十万亿之多,该模式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又一大投资渠道。商业银行应当抓住这一投资机会,抓住机遇,应对风险,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