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开启“网络直播”新时代

来源于:中国投资咨询 日期:2016-08-17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本届奥运会的观看体验,与以往任何一次奥运会都不同。这可能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的"手机奥运会"。

回溯2012年,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逐渐渗透伦敦奥运会,开始慢慢改变着奥运会的传播和互动方式。

在2012年,中国还只有5.5亿手机网民,20%的手机用户用的还是功能机,最主流的手机品牌还是苹果、诺基亚、HTC、三星和摩托罗拉,微信的公众号才刚刚推出,运营商还只有完善中的3G网络,无论网络速度还是手机资费,都无法支撑用户大规模、长时间地通过手机观看视频。

而在四年之后的2016年,中国网民已经超过14亿,手机上网用户数量也已达到9亿,全球前10大手机品牌中,已经有7家中国公司,铺天盖地的4G网络,让高清视频的在线观看成为现实,视频更已成为几乎所有内容平台的标配,并以弹幕、直播等互动手段,成为日益强大的流量入口。同时,中国民众看待体育赛事的心态更为理性,更为重视互动参与和运动健身。 

目前,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超过5亿,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54亿;网络直播通过近一年的大爆发,用户量直逼2亿,成为2016年的新热点。“体育+视频直播”为各大体育平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这背后,最大的不同是技术的发展与商业的进化。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等技术与产品的快速成熟,给内容在业务模式和表现形式上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比如,在里约奥运会上,OBS(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就确认会有史以来第一次,拍摄奥林匹克赛事的VR素材。在使用可兼容头显的情况下,观看者可以"虚拟地被传送到奥林匹克赛事中心,观看VR版本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一场当天的关键赛事"。

从简讯到特稿,从赛前预测到赛后点评,从场内风云到场外八卦;从文字到图片,从语音到视频,从直播到虚拟现实……关于里约奥运,在数不尽的媒体上,充斥着数不尽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移动化、视频化、互动化、新技术化,已经成为各家门户的共同方向,在对用户流量的争夺中,手机用户、视频用户将成为本次传播的核心。

国内互联网大咖的场外“奥运争夺战”

赶上了“互联网浪潮”和“直播热”的里约奥运会注定比往届奥运会更加热闹。已成为中国奥组委唯一互联网服务合作伙伴的腾讯早前宣布其已率先获得奥运赛事的网络播映权。除赛事外,腾讯还在直播和视频平台推出了好看好玩、独具特色的体育专题节目和自制剧。

不仅仅是腾讯,新浪、搜狐、乐视等知名公司也不惜重金布局奥运赛事播报,奥运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同时,各大视频网站也为之“疯狂”,竞相布局奥运赛事播送,抢占独家奥运内容资源,欲借此全球盛事扩大企业在体育产业的版图。相比NBA、足球赛事收视人群,奥运会收视人群覆盖更广、年龄范围也更大,通过奥运向这批用户拓展直播需求,成为里约奥运带来的又一改变。

腾讯在现阶段握有最优厚的奥运资源,不仅是2013-2020年中国奥委会的唯一互联网合作伙伴、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官方合作伙伴,还率先斩获今年奥运会的网络播映权。此外,腾讯还派出百人团队奔赴奥运会现场,对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17个热门运动项目进行全平台呈现,制作多档相关综艺节目。同时,腾讯视频还将与中国体育代表团中的孙杨等明星运动员进行第一时间访谈、互动,并邀请知名嘉宾以直播的形式全方位呈现奥运现场盛况。

乐视体育派往奥运现场的团队人数仅次于腾讯,不仅有全景直播,还将打造十几档原创节目,含资讯、访谈、脱口秀、旅游、健身等类型。在此之前,乐视已打造一款预热性质的奥运倒计时节目,同时还组织了线下的健身活动。

新浪则成为了央视奥运报道的首席社交媒体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强化奥运期间在产品、内容、大数据和报道等方面的合作,联合组建奥运前线自媒体直播团队,并制作一档自媒体短视频节目在微博上播出。

搜狐以“我的奥运一起玩”为主题,重金投入视觉化呈现,实现24小时全景式奥运内容播报,并签约男篮、女篮等运动队,第一时间对运动员进行视频专访。同时搜狐还邀请了姚明、高敏等体育明星和主持人对赛事进行点评。

“互联网+”开启体育产业发展新时代

纵观各视频网站在奥运赛事上的布局,各平台都不约而同地将赛事与不同类型的视频节目结合起来,并配以各种形式的直播,甚至是线下活动,打造平台化的泛娱乐体育产业。

据某咨询公司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体育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体育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赛事直播平台为中心,以用户偏好为基础,覆盖智能穿戴、O2O运动、爱好者社区及运动电商等衍生行业的产业生态圈。虽然目前尚没有成熟的盈利及运营模式,但在互联网背景下,泛娱乐体育带来的市场空间将十分巨大。

互联网+体育近两年成为资本市场的追捧对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体育产业规模将高达16659亿元。在政策方面,2014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产业的广阔前景。

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开始疯狂追捧“互联网+体育”。有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体育行业整体获投金额超65亿,是2014年2.7倍。此前,乐视体育也在B轮融资中获得70亿,较首轮融资增值6倍,体育产业升温之迅速可见一斑。

目前“互联网+”体育的领域整体还处于发展阶段,成熟的体育类互联网产品较少,传统体育人群到互联网体育用户的转换率仍有待提高。不过从12年奥运会至今开启的社交媒体新时代,已经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一定基础,而此次里约奥运又表现出网络媒体和直播平台对传统电视台的压倒性胜利。因此我们相信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还将有更多可能。

(本文内容根据广电独家、通信信息报、科技杂谈等编辑整理,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