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特效药救市?没那么简单

来源于:中国投资咨询 日期:2015-08-26

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继6月27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降息”举措之后,又一次降准、降息组合出击,并且此次降准是普降与定向相结合。

继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的集体暴跌之后,昨日沪指跌破3000点,近2000股跌停。就在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这次的“双降”,无论对于整体经济还是股市都是及时雨,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1为何采取双降?

对称性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有助于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0.5个百分点的普降以及额外0.5个百分点定向降低县域和消费金融组织等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在总量上增强存款类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在结构上进一步体现了支农、支小、扩内需的政策意图。

同时,此次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改革并举,降息同步放开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货币政策从数量型为主转向价格型为主又迈出关键性步伐。

2能否打跑大熊?

经过连续四天的大跌,A股市场超跌严重,央行的降准降息也许能成为反弹的催化剂。股市的短期波动虽然跟一些政策、消息有关,但长期走势仍取决于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判断。

目前资本市场缺的是信心,而不是资金,降准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但是,如果要提振市场信心,还需要相关政策的多管齐下。这次降息降准只是宽松货币操作的延续。目前A股市场大量股票的估值依然偏高,还未到合理区间,市场的去泡沫化进程不会因为降息降准而有根本性改变。

由于现在市场信心的严重缺乏,双降利好并不一定会在股市上有即时的反映。以今天的行情来看,上证指数再次下跌1.27%,至2927点;深成指再次下跌2.92%,至9899点。而且,全球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基本上仍然回归一片绿色。

3货币对股市的影响

股票只是公司价值的货币化凭证,它本应该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并随着其未来的预期价值而变化,预期增值则价格上涨,否则就价格下降。上市公司通常是各行业的优秀公司,股市是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交易的场所。当这些企业向好或者转差时,一国的经济也跟着变化,所以股市就会成为经济的晴雨表,并提前于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反映。但是,当股票成为市场交易和投资的对象后,股市成为一个以股票为筹码的游戏,就更多地成为一种货币现象。股票价格可能脱离开公司价值因货币的供需而变化。也就说,股市的价格指数变化既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实绩,也受到货币供需状态和汇率的明显影响,而且后者的影响可能更大,也更直接,更明显。

4国家救市的成效

当前,中国的股市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场所,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通道及民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方式,所以承载了国家和民众太多的期望。在政策的引导和对进一步改革的期待下,催生了“国家牛”和“改革牛”。但是,短期内股市价格指数的急剧上升严重透支了未来,而国内经济增长的持续趋冷及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使这种狂热和泡沫迅速冷却。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和非经济方式来救市,但是,最终结果却是被市场所玩弄和抛弃,出力出钱不讨好。因为,它违背了市场规律,使其不再成企业价值的展现,而成为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的较量,就象是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有精神,有力量,但是最终却败下阵来。因为,人为干预终究抵不过市场的力量,无法改变其大势。

作为一贯相信自我的强势政府来说,无法容忍这种挫败,所以尽管减少了直接的市场干预,但是还是拿出了最能直接改变股市力量的手段,即资金和货币政策。一方面放行基本养老金入市,给股市增强压舱石;另一方面通过扩大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手段来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可贷资金。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于是,只得祭出最后的杀手锏,即降准降息。尽管这种手段其实已经不会再有所期望的立竿见影作用,因为政策效用是递减的,但是在这种危急时刻,也只能救一时算一时了。于是,在年内已经2次降准3次降息的基础上,再次同时降准降息。

通过降准降息,可以释放较大规模的流动性,同时期望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可以认为只是一种放水,甚至掩盖问题,并不能实质性地改善股市的状态。而且,这次的股灾已经具有全球性和传染性,几乎无人幸免。在全球股票市场一片哀鸿的情况下,仅凭中国的一已之力,已不可能改变大局,只是改变短期内流动性预期而已。从以往历次的降准降息与股市的关系来看,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从2008年以来的情况来看,降准降息之后,股市的涨跌互现,而且也不明显。

5股市的真正基石

无论怎样,股市的基础仍然是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否则,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非常脆弱,而且不可持续。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根据上半年的统计数据,GDP同比增长7%,CPI同比增长1.3%,PPI同比下降4.6%,进出口总值下降6.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这基本上就是一种经济紧缩甚至下行的态势。从地区来看,国内的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东北三省和山西的GDP增长率垫底,最低的辽宁,只有2.6%。

根据财政部网站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继续向好,主要指标呈现回暖迹象:一是国有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放缓;二是地方国有企业利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8.2%;三是交通、化工、电子和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煤炭、钢铁、石油和石化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有色行业继续亏损。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尽管已经暂时回暖,但是这不可能持续;作战略性产业的汽车产业,已经结束了曾经高速增长的黄金时间15年而自今年5月开始负增长,并且看不到再次快速增长的动因。所以,在定向降准方面,对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额外下降3个百分点。

企业年报的情况只是事后的一种显示,并不能预见其未来的发展态势。与2014年同期相比,国企上半年财报的漂亮可能更多是得益于上半年A股的牛市。或者说,股市的繁荣一定程度上粉饰了报表。从现实的市场和大环境来看,企业所面临的情况其实很严峻。

6未来的路怎么走

从某种程度上看,股市的确反映了当前现实经济的态势。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拉动、有效供应的增加,及长期的、相关配套政策和体制的联动,否则就可能会引发连锁的恶性循环。不幸的是,它们已经显示出这种趋势。因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即使长期所依赖的出口和投资也因国际市场需求和地方财力问题而已显颓势。国家的许多政策导向因为政绩观的短期性而表现为表面化,从而不可持续,包括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等。

降准降息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救市措施,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准备金率可能还有一定的空间,因为现在还是比较高。但是,利率的空间已经不大。在本次降息后,存款基准利率已经降至1.75%,而1996年的存款基准利率接近于11%。而且,降准降息后所释放的流动性并不会自动地流入实体经济,因为不缺钱的总是不缺钱,如大中型的国有企业,而那些缺钱的企业总是缺钱,如那些中小民营企业和创业企业。

股市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合适的货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才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本文系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对未注明来源的,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内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及决策直接依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