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中国将依然围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加强通过国企市场化运作来引导而非过多依赖政策刺激,对我国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经济环境更有价值。所以2017年,我国将继续“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 作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国企改革相关内容的阐述,结合各地方政府国资国企改革的经验,笔者认为有几点值得思考。
突出国企改革的先导地位
【“国企国资改革”而非“国资国企改革”,突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先导地位。帮助国有企业完成市场化转型,是国家所有围绕国企改革相关举措的根本落脚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样如此。】
“国企国资改革”而非“国资国企改革”,突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先导地位。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应当同时进行,但是在同时推进两者的过程中孰主孰次需思考。帮助国有企业完成市场化转型,从面向政府转为面向市场,从被动执行转为敢于为国担当;从依赖政策、资源和财政生存转向自力更生为国谋利而发展,这是国家所有围绕国企改革相关举措的 根本落脚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样如此。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实应当是国企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而绝不是单纯靠监管能实现的。罐子里的种子永远只是一堆种子,只有让其拥抱阳光雨露大地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所有国有资产监管的重心应放在促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而不是紧紧盯着保值增值。在各地方政府实际的国有资产监管中,监管机构作为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如何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并不清楚,贸然改变监管体制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国资监管部门也希望国有企业先迈出实质的市场化转型的步子,然后监管政策紧随其后为其服务。 2017年国有企业负责人应顺势而为,大胆去尝试,先小马过河尝试市场水的深浅,然后再掉过头来 跟监管部门共同讨论如何合法合理的监管国有企业。在国企尝试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建议监管机构加强通过党委这条线来加强国企领导人的国家意识和大局意识。
笔者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将“国企”放到“国 资”前面是强调了“国企改革”的主导地位。
国企走向市场最棘手的羁绊
【国有企业与政府、与金融机构、与产业上下游企业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必然要与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并驾齐驱相得益彰。国有企业长期围绕执行政府指令而存在,彼此间纠葛太深,政府自上而下、事无巨细的监管压得企业无暇他顾,这是国企走向市场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羁绊。】
“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和“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抓好金融体制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同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性改革”的内容,彼此间必然千丝万缕。 国有企业与政府、与金融机构、与产业上下游企 业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必然要与推 进其他方面的改革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国有企业长期围绕执行政府指令而存在,彼此间纠葛太深,政府自上而下、事无巨细的监管压得企业无暇他顾,这是国企走向市场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羁绊。《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无疑是及时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转变到更多是尊重市场、服务市场的角色上来,对国企参与市场竞争应持开放、支持和服务的态度,简政放权给国有企业适当自有活动的空间。而“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 的要求对有效约束政府干预国企发展的权力边界正中要害,某些地方国资监管部门开展“国企监管权力清单管理”对促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发挥了实质性良好效果。
国企改革促金融资本回归实体
【我国金融近年来脱实向虚的趋势比较严重,金 融资本迫切需要通过可信赖的企业走向实体,能够市 场化运作的国有企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对金融资本回归实体具有重要推进意义。】
地方国有企业,特别是城投等融资平台与地方财税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些企业通常又是当地最大最有实力的国有企业。“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有助于减轻这些企业的融资压力、债务压力以及还本付息的压力,让其有时间和心思探索更远的未来。我国金融近年来脱实向虚的趋势比较严重,金融资本迫切需要通过可信赖的企业走向实体,能够市场 化运作的国有企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所以加快推进 国企改革对金融资本回归实体具有重要推进意义。
对国企而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适当扭转债权融资占比过高的局面,增加股权融资比例,以股权为杠杆撬动社会优质资源将是加快自身转向的有效策略。同时国有企业积极拥抱资本市场,积极挂牌上市, 以“市值”的角度评价国有资产的是否保值增值将更直接更客观。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两者间即竞争又合作,共同建设健康的市场秩序,把市场经济的总盘子做大。
国有企业需要放下身段与民企公平竞争、平等合作。国企往往意味着资源优势,民企往往代表着效率优势,两者的结合对提高我国资 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有着重大作用。
打造国企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既然决心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着手 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加快企业法人治理 结构建设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同样是以此为目 标考虑借助混改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非为混 改而混改。】
“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被诟病缺乏内在核心竞争力,拥有大量资源却被低效率运作。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核心要素,国有企业既然决心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着手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加快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同样是以此为目标 考虑借助混改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而非为混改而混改。国企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围绕核心资源展开,以盘活现有优质资源为切入点或许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