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降准这事儿,央妈的意思你懂了吗?

来源于:中国投资咨询 日期:2015-04-20

啥是降准?

通俗解释下降准的操作方式:按照存款准备金20%和存贷比不高于75%制度,我们每往商业银行存100元,则商业银行必须先交20元给央行,再将剩下的80元的75%也就是60元拿出来放贷(不计循环存款循环放贷的情况)。比如央行降准0.5个点,则意味着只需要交19.5元给央行,剩下的80.5元的75%也就是60.375元可以拿出来放贷,也就是0.375/百元的货币增量会出来。当然实际的操作相当复杂。

为啥要降准?

央行此次降准意欲何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承惠认为: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考虑。

1、短期因素

从短期因素看,近期中国经济“三期叠加”压力不减,“稳增长”成为当前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0% ,比2014 年四季度降低了0.3个百分点 ;3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5.6%,比1-2 月累计增速回落1.2 个百分点,月度增速连续两个月环比回落超过1个百分点,跌幅超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3.5% ,比上期回落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2% ,回落0.5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降准释放基础货币、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需要强调的是,存款准备金无论是普降还是定降,都是为了结构性调整,支持实体经济。降准并不是搞大水漫灌,更不是搞强刺激,货币政策没有转向。

另一方面,此次降准也有利于1万亿元地方置换债券发行。2015年地方债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除了置换债券以外,新发行的地方债也将有6000亿左右。债券供给增加的预期抬升了债券收益率,影响到地方债的顺利发行。此次降准将释放出2万亿左右的流动性,对于市场消化地方置换债券、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进而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无疑有积极作用。

此外,近期外汇占款增速大幅放缓。过去十余年,外汇占款曾是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但自2014年6月以后,外汇占款出现阶段性减缓,加上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近期流动性偏紧。从这个角度看,降准并不是一次临时的措施。

2、长期考虑

从中长期看,降准首先有利于推动金融改革。根据国际经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多数国家曾经出现利率快速上升的问题,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沉重成本压力。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利率市场化的攻坚阶段,为减少利率市场化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保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其次,降准也有利于支持我国的经济转型。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大规模的产业重组、企业兼并提供资金,也需要化解因企业破产、转产、停产等因素带来的金融风险。因此,货币政策应当保证市场有充足的流动性,并使资金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此次降准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将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显示了中央银行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能力的政策意图,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支持力度。

第三,降准有利于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在此次降准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9.5%,处于国际偏高水平。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利率远低于银行吸收存款成本,存款准备金相当于对商业银行征税。存款准备金率越高,税率就越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开,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银行“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利于市场化的稳步推进。今后应当在2-3年的时间内,逐步将偏高的存款准备金将到正常水平(例如8%-10%)。

各路大神怎么说?

广发证券:明起降准 稳增长政策序幕如期拉开

广发证券表示,本次降准的时点此前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但是降准的幅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宽松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可能要到三地季度才能陆续体现;但对市场的影响则存在两条路径:一是直接渠道(即通过侧漏影响市场);二是间接渠道。

国泰君安:降息不如降准 降准不如贬值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任泽平及其团队认为,降准时点在市场预期内,但降准力度却超预期,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的幅度只有2008年11月金融危机时发生过。因此,当下降息不如降准,降准不如贬值。

任泽平团队表示,降准力度超预期源于经济超预期差、地方债务置换、外占收窄、缴存款保险等因素。虽然官方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在7%,但微观观察到的速度可能已经在5%-6%左右。内外需全面下滑,房地产投资拖累重工业,人民币过强损害出口。万亿地方债务开始市场化替换,存款保险制度自5月1日起实施,都需货币投放。

广发证券:全面降准来自稳增长压力 债市迎蜜月期

广发证券表示,1个百分点的全面降准幅度,以及额外的定向降准将向银行间市场投放万亿以上的资金量,央行“总量稳定”的操作思路被打破。

全面降准来自稳增长的压力。本轮数量宽松操作并非指向银行间资金短缺,而是直接指向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然而,本轮经济下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转型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力量衰减的表现。即使货币政策出现总量宽松,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稳增长的效果仍难预期,最终资金又会流向房地产和资产市场。某种程度上说,当前的全面货币宽松是经济转型的倒退。当然,传统增长模式的巨大惯性之下,货币宽松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选择。

民生宏观:降准来了 降息还会远吗?

民生证券认为,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0增长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两万亿,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未来还有一次50bp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但具体次数还需看实体经济具体的运行状况。

华润元大:本次降准显示政府加大托底经济的决心

华润元大基金分析称,1.由于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仅为7%,工业增速和投资增速继续处于下行轨道上,央行本次降准实为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的结果。但调降幅度为1%,超出市场此前预期,但也显示政府加大托底经济的决心。2.本次降准力度较大,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将是极大补充,加之近期人民币出现回涨,国内流动性环境将继续宽松,银行的放贷空间继续加大,但实际效果仍需观察社会融资需求。3.债市将继续受益于政策宽松,近期回暖趋势有望继续持续,中短期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进一步打开,曲线有望陡峭化下行。

郭田勇:降准超预期 未来存进一步降息降准空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中心主任郭田勇向网易财经表示,一季度经济数据不甚理想,经济增速、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等指标均处低位,央行的超预期降准(1-2点)对于扭转经济颓势、稳增长无疑将起到及时雨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调结构,支持三农、小微等薄弱环节。

“中短期来看,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偏松,利率、准备金率仍处下行通道,未来不排除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

鲁政委:降准方能让降息落到实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微博上表示,虽然迟到了但毕竟不能缺席。从流动性的角度,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负增长,而今已持续近一年,趋势已清楚,MLF等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无助信贷松动。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目前银行新增存款的资金成本均在5.2%左右,缴纳高额存准率后,成本已接近6%,导致信贷成本超过工业企业5%左右的利润率。

对于为什么今天是降准,而不是降息?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去年11月降息以来,两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场利率却上去了”,分明显示:第一,流动性偏紧;第二,高存准率之下,银行资金成本居高难下,导致银行新增负债成本超过工业企业利润率,无法把贷款利率降到企业能承受的水平上。一句话,降准方能让降息落到实处。

通俗解释下降准的操作方式:按照存款准备金20%和存贷比不高于75%制度,我们每往商业银行存100元,则商业银行必须先交20元给央行,再将剩下的80元的75%也就是60元拿出来放贷(不计循环存款循环放贷的情况)。比如央行降准0.5个点,则意味着只需要交19.5元给央行,剩下的80.5元的75%也就是60.375元可以拿出来放贷,也就是0.375/百元的货币增量会出来。当然实际的操作相当复杂。

央行降准欢乐多!

段子1: 有一种多空搏杀可以不用开市,有一种剧烈调整可以周末完成!

段子2:A股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周末非交易日完成了盘中调整,V型反转。而且是深V!

段子3:这个周末,A股在不开盘的情况下,用意念完成了一次至少三百点的震荡…

段子4:中央要求慢牛,证监会负责慢,央行负责牛。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中国投资咨询微信公众号编辑整理。 文章内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及决策直接依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