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半场:县城里的广阔增长空间

来源于:常宏渊 日期:2022-05-10

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推进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将加速推进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以城市为中心展开。

城市里大量的就业机会、良好的教育环境、便利的生活设施,吸引了数以亿计的人口迁居城市。“进城”成为了小县城和乡村人民改变命运的代名词。在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中,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21年底的64.72%。2021年底,全国城镇常住人口9.1亿,其中超过70%的比例住在城市,不到30%的住在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全国1866个县城(含县级市)的常住人口,不足337个城市的一半。

但是,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在城镇化的后半程,县城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013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开始趋势性走低,城市里的钱越来越难赚,房价却越来越高,留下来越来越难。2020年以来的疫情,又多次、充分暴露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脆弱,让越来越多进城务工的人决定离开城市,去到收入虽然不高,但可以买得起房、安得了家的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城,特别是距离农村老家不远的县城。人口由城市向县城扩散是城镇化率达到50%以后的客观规律,也是国家推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向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冠疫情只是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县城一端连着城市,一端连着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的主战场。

县城其实一直是全县人民一切活动的中心,如果您是小时候生活在乡村的80年或之前代际的人,应该还有印象小时候去县城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即使现在,乡村人民的子女教育、就医、生活、消费、娱乐风向依然主要由县城定义,但凡经济条件允许都要在县城买套房。所以,1866个县城辐射的人口是县城和辖区乡村人口之和,约7.5亿左右,比美国总人口的两倍还多。但县域的城镇化率仅30%左右,不足全国的一半。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在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战略选择。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子归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之下,县城将打开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空间。

一是县域基建投资将迎热潮。基建投资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已经从主要实现社会效益,转变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即未来上马的重大基建项目本身应该兼具经济性和带动性,这是在地方政府财力紧张和隐性债务约束下,实现项目市场化融资的必然趋势;有限的财力主要用在小规模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上。《意见》中提到三大类具有综合效益的基建项目,将在政策支持下迎来重大机遇:

产业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提升产业平台功能为导向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标准厂房、通用基础制造装备、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质量基础设施、仓储集散回收设施等;以健全商贸流通网络为导向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基地、依托交通场站的物流设施、物流配送中心、农贸市场交易棚厅、冷链物流设施、面向城市消费的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以服务消费业为导向的百货商场、大型卖场、特色商业街、新型消费集聚区、展示交易公用空间、电子商务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线上平台。

市政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完善市政交通为导向的停车场、充电桩、公路客运站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公共交通场站;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的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水厂及老旧破损供水管网改造、集中供暖;以提升县城品质为导向的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以建设智慧县城为导向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生态环保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打造蓝绿生态空间为导向的EOD项目;以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为导向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建筑;以改善县城居住环境为导向的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

二是县域消费服务业有望崛起。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比上年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由于县城是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按照7.5亿人口测算,县城每年消费规模新增万亿以上。随着离城归来的人将城市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带入县城,县城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在品质购物、子女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增加支出,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归乡青年借鉴城市新经济的商业模式在县城创业,县城的消费和生活服务业正在快速崛起。但是县城的商业逻辑与城市有很大差异,品牌影响力带来的红利弱于城市,县城消费服务业基础设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规模不经济比较普遍,企业需要重新设计商业模式才可能打开下沉市场。

 三是通过产业聚焦实现大发展。《意见》将县城分为五类,支持分别发展不同的产业。区位是决定县城产业机会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资源禀赋。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少数县城,有机会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对于数量更多的其他县城而言,整合资源聚焦打造一个百亿甚至十亿级产业链可能更现实。产业兴旺是县城繁荣的根本,县城应该依托平台公司,善用资本招商,通过大整合、撬动大资本、落位大项目、实现大发展。《意见》鼓励央企参与县城建设发展,央企也有相应考核要求,县城应该抓住与央企或省属产业类国企的合作机会。

四是县城发展协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每年带动的投资规模数万亿,县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总抓手,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21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县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将必然深度融合。

此次《意见》更是强调,“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乡村基建和公共服务是国家乡村振兴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基础设施与乡村基础设施一体化融资、投资、建设将成为国内基建重要战场;提到“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必将大幅增加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县城,利于县城新增上级财政资金和建设用地指标。

县城的发展质量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但是县城发展面临的挑战可能比机遇还要多,这需要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国企和大量社会资本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