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颖哲:积极规范推动园区类PPP项目

来源于:中国投资咨询 日期:2016-04-26

我演讲的主题是积极规范推动园区类PPP项目,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积极。就像阚处长讲的,我们现在面临园区类项目快速化建设的现状,无论从地方政府还是从经济发展来看,都很希望这一类的项目能够快速的推动,来满足地方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是规范。因为现在我们有很多园区项目,比如按照PPP信息平台和地方归纳总结的一些项目来看,智慧城市也好、园区开发也好,甚至一些生产产业也好,它可能都跟这片区开发类的PPP项目相关。无论是什么样的名字,或者是什么样的光环,它更多涉及到的是片区开发的核心内容。所以我认为要从积极和规范两方面来推动,甚至规范要排在积极的前面。

片区开发PPP项目有哪些特点?

首先是投资规模很大。刚才我们也听到中国投资咨询公司的董总对PPP项目情况非常了解,提到按照以前的统计,财政部 PPP项目信息库里面大概有四百多个片区类PPP项目;现在更新后有近500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8589亿元。

第二是合作周期长。现在无论是包装成PPP的项目也好,还是当成PPP项目来做,合作期限都比以往的BT项目有所延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都有。

第三是多部门协作。就像今天的论坛一样,我们邀请了财政、国土、地方政府部门的嘉宾来共同探讨,因为它涉及到各个领域的参与方,需要多部门来共同协作。

第四是多项目捆绑。不仅包括商业,还涉及到污水处理厂、施工道路等如何打包成PPP的项目来实施。

第五是交易结构复杂。园区或者片区项目的交易结构对比污水、道路等条块型项目,相对来说复杂很多,对交易结构的设计、考虑项目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我认为非常值得探讨。

第六就是能力要求特别高。片区项目都属于综合类项目,他不仅仅要求社会资本具备投资、运营的资格,并且最好能兼具规划设计、产业导入等水平。同时,对当地政府、金融机构都相应的有比较高的参与能力。

从目前的PPP项目投资行业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片区开发大概占10%。我们估计到第三批示范项目正式开始申报的时候,片区类的项目会有更大的增幅。

片区开发PPP项目存在哪些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包括社会各参与方,对片区类PPP项目都很关注,但同时,在与专家的交流过程中,以及与一些片区类项目沟通中,我们发现PPP开发还存在很多困惑。

首先是公共服务属性问题。片区开发类项目的公务服务边界如何界定?什么样的片区类项目属于PPP项目? 第二是方式。是BT?BTO?还是BTL?是为了PPP而PPP,还是真正的考虑这类项目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让经济发展更加稳定。第三是回报机制。有一些项目提出以土地收益的分成、税收的分成,或者固定的约定来保证收益的获得,这些与现行的法律政策冲突的分配机制模式是不是我们需要的?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类似这样的论坛,后续辅以示范项目的案例,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展示此类项目的方案设计,让我们知道市场上有哪些项目、哪些环节、哪些交易结构、哪些风险分配,哪些利益标准可以作为依据,哪些程序是可以规范,使我们这类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可以合理的互相制衡,达到多方共赢的状态,最终为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PPP市场而努力。

谢谢各位!

(本文系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自中国投资咨询,对未注明来源的,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内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及决策直接依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