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监看两会】系列五:开往“春天”的中国铁路

来源于:中国投资咨询 荆博 日期:2016-03-15

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明确增加铁路投资,标志着我国大铁路的投资多元化变革时代即将到来。

 

主要投资方式

 

 

一、铁路总公司投资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总)工作会议于1月17日在北京召开,披露去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8亿元人民币,略超预算8,000亿元人民币,相比2014年增加1.9%。预算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人民币,维持建设投资规模,加大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铁路建设力度,力保经济增长。这是中铁总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第三年维持于8,000亿元人民币水平。

二、社会资本投资

2013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此后发改委、财政部等5部委也于2015年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国家正在逐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成立的合资铁路公司共5家,合资铁路项目筹备组1个;其中,已经投入运营的合资铁路公司有3家。

存在哪些投资问题?

 

 

一、铁路总公司投资

无论是中铁总还是铁路基建板块相关企业,都受累于资金不足,资金到位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前铁路的发展。此外由于投资模式单一,以往这些铁路项目的建设普遍采用EPC等模式实施,导致项目及其建设质量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

二、PPP模式投资

目前,社会资本进入铁路行业的主要障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铁路行业的整体收益率较低,这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运价改革、加强管理、提高绩效等途径来逐步改善。另一方面是铁路系统封闭特征较强,干线铁路由中铁总垄断运营,这需要从国家层面打破封闭思想,厘清产权边界,实施运营权机制的改革。

将迎来哪些投资机遇?

 

 

从国家层面陆续出台的文件来看,未来“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筹措铁路建设资金,扩大债券发行、股票市场融资规模,建立铁路建设投融资鼓励和支持制度。发改委也于近期公布,在铁路领域推出一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共涉及8个项目,包括3个高速铁路项目,4个城际铁路项目,1个地方铁路项目,分别分布于山东、湖北、浙江、河北、重庆、安徽、河南。

由此可见,“十三五”时期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及审批权下放将打开铁路投资新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支线铁路可尝试所有权股份化,以优先股的形式率先向地方政府或受益企业配售,剩余部分也可在区域性场外市场询价出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城镇化的推进,城际铁路会有巨大的客流作为收入支撑,部分城际铁路也会成为城市市政资金的投资或补贴对象;资源开发性铁路经营性强,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流,可由特定资源开发商投资、参股或运营。

实现PPP融资模式有哪些必要条件?

 

 

一、确立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铁路项目的风险分配应该根据每个参与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将风险分配给最适合承担的参与者,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满意度。例如:可采用项目完工担保、资金缺额担保,或对一些风险投保,包括对建设工程一切风险的保险,对预期利润损失风险的保险,对第三者责任风险的保险等。

二、转变政府职能。铁路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实际上是在过去垄断的公用事业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和有效履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社会资本而言,最关心公私合营协议中的政府监管风险,包括特许权招投标过程是否透明,协定的运价制度是否能遵守,投资者是否具有真正的运营自由,政府是否能按时进行财政拨款等。这些都需要政府尽量采取市场化或激励性的支持手段,为铁路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的特点使其定价不能完全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流动性风险较大,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优惠,如税收优惠、低息贷款、担保贷款、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优惠等,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  

四、法律和法规保障。铁路项目进行PPP模式运作,需要在项目设计、融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各个阶段对政府部门和企业各自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以保护双方的权益。因此PPP项目的运作需要清晰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制度予以保证;另外,在各项法规政策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因此,为促进铁路PPP项目在我国的实施,从法律协调一致的角度讲,应该对PPP项目专门立法,以提高 PPP项目的运作效率和透明度,实现法律的统一。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要吸引社会资金,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制定有关政策,合理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信誉机制,有效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铁路投资建设,构建和谐铁路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本文系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自中国投资咨询,对未注明来源的,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内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及决策直接依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