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有了它,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老不起、病不起了?

来源于:中国投资咨询 日期:2015-11-2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提出“医养结合”概念,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中国投资咨询专家表示,老不起、病不起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意见》重点内容有哪些?

《意见》提出在未来5年,逐步实现均等化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家服务能力和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在2020年实现所有的医疗机构建立服务老年人的绿色通道。

《意见》从医养合作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资金投入等4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鼓励各地按照资源需求,开展多样化、不同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服务内容上,鼓励以协议合作、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医联体等形式,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开展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服务。服务载体上,鼓励以社区终端和信息平台为支撑,以签约服务为保障,提升社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到家服务、长效服务能力。政策导向上,鼓励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给予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以政策规划和技术指导支持,并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执业。融资方式上,采用整合审批、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采用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

《意见》明确以PPP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投资基金、彩票公益金、政府构面等渠道给予财务支持,并从土地、保险、人才、信息化等方面予以保障,并开展各地方的医养结合的政策、规划制度和具体方案的制定工作,统一部署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民政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老龄办、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开展试点示范和监督考核。

专家怎么看“医养结合”?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产业咨询与投资事业部团队负责人张佳元认为,“养”和“医”无缝对接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既让老人享受到无缝衔接的养老与医疗服务,又减轻了医院病床压力,对于破解养老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意见》有3个突出的亮点:

一、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到家服务。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基础上,从满足我国主流的居家养老需求为主,重点鼓励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和社区,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远程医疗、信息平台为支撑,加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在用户信息的共享和快速响应,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卫生能力和到家服务能力,并鼓励各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打通健康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二、长期商业保险的引入。经济和资源不平衡,造成各地医养结合服务成果差异悬殊,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在跨区域服务中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的必要制度安排,《意见》支出将符合条件的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并鼓励开发商业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利用商业保险经办和管理精算优势,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商业保险起步,与社会保险相衔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医养结合服务可持续发展。

三、统一部署和多部门协调落实。医养结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意见》从组织保障上充分考虑到医疗与养老跨领域的协调工作难度,统一部署9个部委的工作任务,发改委将医养结合纳入规划,卫生、民政负责建设规划衔接和审批环节的合作协调,国土资源部负责落实土地规划等,人力资源部等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体系,各部门强化职责划分,加强协同配合,协同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

(本文由中国投资咨询编辑整理。文章内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及决策直接依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