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首次纳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来源于:央视新闻 日期:2021-05-14 浏览:690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纳入其中,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建设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日前,记者来到深圳、珠海等地,探访多家承担“三库“建设的创新科技文化企业,了解”三库“建设的最新进展。

随着红色旅游不断升温,各大红色文博机构也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日前,古田会议纪念馆、古田会议会址等利用3D场景数字化技术进行了室内三维建模,并配置智能导览和语音讲解,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自由切换时空和场景,身临其境的探访。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四维时代创始人 崔岩:这次红色文化基因库的建设叫小处见真情。在兰考,焦裕禄同志病倒在病床上,已经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刻,他的枕头下面还是放着《共产党宣言》,他在临病危的时刻,都不忘了学习我党的一些精神,我觉得这种感染力、感召力,是我辈这些青年们应该学习的。

2020年,中宣部遴选15家单位作为红色基因库(一期)试点单位,通过高精度采集和数据标注,先进的多媒体互动技术和智能互动系统为各大红色文博机构打造出了更符合年轻人欣赏习惯的数字化展陈。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四维时代创始人 崔岩:我们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在古田会议之前,我党来发动一些青年的干部去刷标语。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做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跟我们当年古田会议刷标语是一个道理的,文化是个阵地,它是需要宣传的。当然原来是用刷标语的方式,那我们现在就是用互联网传播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话才能直达人心做好我们宣传的工作。

在展厅里可以看到一副巨大动画展示,这是以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冰嬉图》和《紫光阁赐宴图》为蓝本,通过提取其中的文化、艺术和运动元素,借助二维手绘和三维建模结合的数字展示手段,背旗、叠罗汉、舞幡等高难度动作也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观众可以通过动画“走进”画中这场千人冰嬉的运动盛典,能欣赏到清代运动员们高超的冰上技术水平及惊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四维时代联合创始人 郑宽:在2022年冬奥会上能够和观众朋友们一起见面,然后对我们的观众去开放来参观。在整个这个项目的论证,包括一些史料的研究方面,充分地遵循了原来的这两幅画《冰嬉图》和《紫光阁赐宴图》的这个场景。那在整个的这个历史专家团队中呢,有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民族博物馆,我们有民俗和民族学方面的专家,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我们中国古代的冰上运动。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四维时代创始人 崔岩:我们的微米级数字化还原,全世界能达到这个精度,据我们所知只有两个单位,我们是其中一个。达到这个精度之后,对于文物的防伪、识别、鉴定和后期的修复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二个方面,也是我们独创的一个空间数字化的方式,AI方式做空间数字化建模。

敦煌研究院也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在多个平台开启“云游”莫高窟的新模式。手机上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已接待超过3700万人次的线上游客。而通过河图技术,复制一个与实景相同的虚拟莫高窟空间,将数字敦煌高精度壁画和洞窟三维模型在华为AR地图中与真实景观的合二为一,则实现了“洞内壁画洞外看”,让文物走出洞窟,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敦煌研究院院长 赵声良: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从这些新媒体来看世界,那我们就要适应这个时代,与时俱进嘛,就把敦煌的艺术通过各种新的媒体手段展示出来,让它活起来。

敦煌研究院从三十多年前就开始数字化采集工作,迄今为止完成了230个洞窟的采集工作,多年的数字化积累为此次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的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奠定了基础。

敦煌研究院院长 赵声良:过去我们是手工作业拿着手电筒一个一个去洞窟里面看壁画,现在我们有了这些数据了,那么我们再采取保护的措施就会非常快、非常准确。将来呢我们的数据我想不光是敦煌,全国的这些文物的数据它都可以提供给研究人员。

最值得在线云游的热门目的地,还有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近期,布达拉宫在线上公布了360度全景游览,不能亲临实地的游客可以在网上游览布达拉宫的外部全景和内部宫殿。游客除了能线上参观布达拉宫的建筑,还可以观看布达拉宫的佛像、壁画和唐卡。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万捷:另外一个,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采集的现场,大概我们用了四年半的时间采集布达拉宫的壁画。我们看壁画都在哪里呢,都是在这个后面,这个呢有家具挡着,有佛像挡着,但是壁画在后面。所以所有的采集工作,要特殊的仪器在后边采集,因为它里面空间很小,所以非常大的工程,但是四年半终于把这个做完了。

经过多年探索,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他提出应该将分散的藏品数据通过国家文化专网链接起来,面向社会开放,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化消费场景。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万捷:现在我们库里有4500万张艺术品相关的图片,而且每天都可能会有几万张的增加。国家需要的时候,首先先进入国家的数据库。通过数字化使它变成艺术教育,艺术欣赏,艺术传播和艺术引领,能够享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去建设,最终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实现国家文化强国的作用。

2013年北京市文物局批复,同意雅昌开始鉴证备案工作,从艺术品源头出发,为每一件艺术品建立唯一、权威的“身份证”信息,并将所有鉴证资料整理分类入库,国家版权局登记备案,建立中国艺术品鉴证数据库。

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成员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万捷:这些证书,实际上就是大数据的汇集,每一幅作品的大数据都在这个芯片里面,另外一个,包括这个色彩的图谱、光谱、包括它的材质、包括它的图案,还有一些所有的细节,这些内容实际上是一百年一千年以后都存在,所以这种形式来说,在中国是首创。

从云游莫高窟到足不出户打卡博物馆到高科技采集文化遗产数据,再到活化红色基因文化。在当前新技术快速发展时期,如何推动文化数字化成果走向网络化、智能化,也成为相关机构和企业长期思考的课题。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凯:在“十二五”规划里,国家就已经制定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大战略,这十年间中央单位和地方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十 四五”国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重点工程的话,实际上是对前期的这些工作系统性梳理,也纳入到国家的大的战略里来,来去支撑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线上看展,云上游览正成为文化消费的新方式。数字化时代,萃取中华文化精华内容的“三库”建设,将集成运用各种新技术,为推动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等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学研支撑。期待随着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提速推进,为更多百姓带来文化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