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可能关注的十大议题

来源于:中国招标周刊 日期:2017-03-24 浏览:2563

结合地方两会、参政党派的提案以及相关主题的推进情况,重点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财税改革、医改、农业供给侧等方面。

2017年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3日和2017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有了一年发展的经验后,政府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将更可能有的放矢,同时本次“两会”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前的最后一次两会,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地方两会、参政党派的提案以及相关主题的推进情况,进行梳理和前瞻,重点关注国企改革、“一带一路”、财税改革、医改、农业供给侧等方面。

预计2017年GDP为6.5%左右

【从已经披露的地方2017年的GDP增长目标看,有12个地区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即使在最悲观的情形下(取目标下调的上限),简单平均之后全国层面的GDP目标增速仅下调了0.1个百分点;而利用其GDP占比加权平均后仅下调了不到0.01个百分点。目标下调,但总体经济增长稳定。】

预计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为了实现2020年GDP较2010年翻番的任务,我国仍然需要在接下来的4年中实现年均6.4%的增长。考虑到2017年面临地产和汽车销售下滑的压力,GDP增速较2016年略有回落。预计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2017年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

从已经披露的地方2017年的GDP增长目标看,有12个地区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即使在最悲观的情形下(取目标下调的上限),简单平均之后全国层面的GDP目标增速仅下调了0.1个百分点;而利用其GDP占比加权平均后仅下调了不到0.01个百分点。目标下调,但总体经济增长稳定。预计2017年赤字率目标约3%—3.5%。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则将赤字率顺势上调至3%。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积极”表明总体宽松的基调不会改变,“有效”意味着财政宽松将将更加精准,也意味着少花钱多办事,四两拨千斤,政府杠杆仍会提高。预计政府仍将利用债券发行、地方债置换、专项建设基金、PPP、PSL等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2016年,政府债券发行共约9万亿,政策性银行债发行3.3万亿,PSL发行0.97万亿,专项建设基金上半年安排了1万亿。2017年,这些准财政的空间将取决于政府稳增长的需要。

混改是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国企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定调混改是国改重要突破口。2017年1月12日国资委表示今年要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改进入以混改为突破口的2.0阶段。】

2016年6月底以来国改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9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混改试点专题会,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国企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定调混改是国改重要突破口。2017年1月12日国资委表示今年要深入推进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改进入以混改为突破口的2.0阶段。

2017年1月份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截至2月17日除海南省外,30个省市均已经召开两会,无一例外全部将国企改革写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计划,主要集中于混改、员工持股、职业经理人、国有资本运营等方面。

此外,2017年2月3日,山东省国资委发布《混改发挥中小股东作用意见》;2017年2月9日,山西省召开国资监督管理工作会;2月16日,上海市召开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国企改革可谓遍地铺开。

从我国政策推进的节奏和地方两会透露出的重视程度来看,国企改革在全国两会期间有望继续热议,国企改革将可能成为今年的最热主题之一。

“一带一路”效益开始显现

【从各地两会来看,目前共有28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一带一路”,主要涉及产能合作、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等方面,“一带一路”有望继续在全国两会和2017年持续发酵。】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在2016年8月、9月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G20会议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2016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提出2017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1月17日的达沃斯论坛中,习主席再提“一带一路”建设,并表示将在2017年5月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从各地两会来看,目前共有28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一带一路”,主要涉及产能合作、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等方面,“一带一路”有望继续在全国两会和2017年持续发酵。

此外,“一带一路”的经济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如中国中铁16年下半年迎来了海外新签合同的爆发式增长,其2016年海外新签订单增速达49.6%;中国建筑的海外订单落地速度同样在加快,中国建筑2016年度公司实现境外订单1124亿元,占期总订单额的6.04%,同比增长4.30%。

财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16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

相较国际水平,中国宏观税负较高。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GDP为22.1%,而美国为18.0%,德国为9.3%;我国宏观税负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综合税率较高,2016年高达68%,而美国为44%,日本为48.9%,英国为30.9%,同样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60.6%。

高企的税费成本挤压企业盈利空间,亟待降税减费。2016年12月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落实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7年的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2月15—2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黑龙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自2015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从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和价格机制改革四个方面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201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六项任务,2016年10月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后党中央首次在2016年12月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的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2017年2月15—2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黑龙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从2017年1月至今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全国有2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去库存、尤其是玉米去库存,增加农民收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方面。

两会热点: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之本,“中国制造2025”将会是本次两会的热点之一。】

2015年,中国政府首提“中国制造2025”,截止2017年2月21日,已有超过30个城市向各级工信主管单位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申请。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之本,将会是本次两会的一个热点。中国制造2025涉及的十大重点领域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

PPP在各项改革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2017年PPP实质性落地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在PPP资产证券化程度提高,PPP预计将成为两会的讨论方向之一。】

PPP在“一带一路”战略、国企混改、农业供给侧改革、教育领域改革中都有应用场景,一直受中央力推,并有相关政策文件配套。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PPP将在后续的各项改革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更好地实现资源市场化调配。

截至2016年12月末,全部入库PPP项目总投资额13.5万亿元,落地2.2万亿元。按执行阶段项目口径计算,1、3、6、9、12月末落地率分别为20%、22%、24%、26%、31.6%,稳步提升。

根据财政部要求,第二批6589亿示范项目应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采购,第三批1.17万亿示范项目应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预计2017年PPP实质性落地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在PPP资产证券化程度提高,PPP预计将成为两会的讨论方向之一。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春节前央行上调MLF利率以及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调逆回购利率,都是这一思路的体现。预计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官员答记者问时,会对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稳健中性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中国货币政策自2014年以来整体宽松,直到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定调,从之前的“稳健”转为“稳健中性”,标志着货币政策基调的根本性变化。之后,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由之前的整体宽松逐渐转向中性甚至略紧。

春节前央行上调MLF利率以及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调逆回购利率,都是这一思路的体现。预计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官员答记者问时,会对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稳健中性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货币政策基调的调整,目前来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考虑到A股依然是相对封闭的市场而港股流动性更为开放,货币政策转向短期对A股负面影响要大于港股。

审慎的房地产政策

【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2017年,京津冀一体化将加快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将加快进度。】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因此,热点城市地产调控仍将趋严。但为了防止地产大起大落,货币政策也难以大幅收紧。同时,为了抑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会进一步加大土地供应。而热点城市的地产投资突出地受到土地供应的限制,加大土地供应这有助于防范地产投资的过快下滑。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2017年,京津冀一体化将加快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将加快进度。

医改有望在2017全面展开

【2016年来,医改节奏逐渐加快,在2017有望全面展开。】

我国目前面临着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是一个重要而且紧迫需要改革的领域。

2016年来,医改节奏逐渐加快。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提及改革中医医疗执业人员资格准入、执业范围和执业管理制度。2016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2016年12月26日多部委印发《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明确“十三五”期间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突破。20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处提到分级诊疗、药品采购“两票制”、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医改有望在2017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