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北京金融中心的CBD酒店集聚了大批知名企业家与国内外最顶尖VC/PE机构的投资精英,一年一度的“清科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如期举行。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0倪正东在会议上用数据分享了2014年VC/PE行业发生的令人惊奇的变化,也是今年最热话题之一——2014年并购创历史最高!倪正东在台上清晰地列举了一个个数字:“今年中国前十一个月并购数量为1610起,额超过1000亿美元。而VC和PE支持的并购,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前十一个月,与VC和PE相关的并购数量超过800起,金额超过600亿美元。”
如果说2013年是“中国市场元年”,那么2014年就是“国并购市场井喷之年”,今年,移动互联网、文化传媒成为抢购对象,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迎政策利好, VC/PE也在不断创新资本足作模式,退出渠道不仅限于IP0。
今年7月,证监会修订了《重时发布收组办法》和《收购办法》,两个《办法》简化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等审批程序,同时明确提出鼓励依法设立的并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该办法的出台使超过十家上市公司发起或参与成立了并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的并购。9月,从事水产养殖的大湖股份宣布与天津优势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大湖优势消费产业并购基金;10月,从事户外休闲家具的浙江永强拟与杭州浙科友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起设立浙江永强并购基金;从事在线商旅服务
的腾邦国际宣布与深圳市腾邦梧桐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腾邦梧桐在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而在更早的四月份,康恩贝同时发布收购资产公告和定向增发公告,拟以现金方式出资9.945亿元受让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51%股权。同时,拟发行不超过1.7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1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而本次并购的交易对方拜特制药总经理朱麟,将参
与认购拟非公开发行的康恩贝股份4200万股。这一交易成为今年国内制药行业金额最大的药企并购重组案,促成这一投资的正是本土PE机构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除此案例,打包收购热门行业资产、一二级市场联动模式等层出不穷,“擦边球’并购重组在今年频现。促成这种现象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IP0退出受阻、VC/PE急于通过并购变现。
同时,伴随着挂牌公司数量的大规模上涨,新三板成为并购追逐的新标的。10月23日,从事复合肥生产的上市公司芭田股份宣布将以1.4亿元收购新三板微生物肥料公司阿姆斯。而在此之前,已有湘财证券、瑞翼信息、屹通信息、铂亚信息、易事达和新冠亿碳等新三板挂牌公司宣布被八股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市场一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并购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资产定价的问题,为产业资本将来进行价值评估和并购整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另一方面,注册制导致挂牌公司数量暴增,为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标的池”。最后,随着新三板并购蓝海的开启及市场交易机制、转板机制的完善,VC/PE机构又多了一个重要的退出渠道。政策的松绑导致资本市场的并购不再是一步之遥,但目前众多机构扎堆并购容易让人联想起
2010年前后PE行业的火爆。彼时,在IP0停滞、一级市场泡沫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狂热的PE产业经历了一场大浪淘沙似的洗牌,最终只有秉持价值取向和投资信仰的企业得以保全。预计未来的并购市场也会出现类似的结局,随着市场从蓝海变成红海,最终能杀出重围并茁壮成长的只会是那些对行业和企业有深入了解、能够对核心关键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的企业,至于那些期望挣快钱,“捞一把就走”或者“过把瘾就死”的公司极大概率会倒在这次并购浪潮的沙滩上。
(本文转载自《中国建投报》,作者为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王丹,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系中国建投集团微信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