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 3 天的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 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年均增长7.1%,成 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也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 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
1. 楼市调控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 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 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 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 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认为,只有发展租赁,形成“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才 能建立长效机制。 “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实际 上就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因为各个城市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净流入城市,有的小城市是净流出城市, 所以,要赋予地方政府制定区别化政策的权力,即中 央会出台整体的大思路,具体的政策由各个地方制定。
2. 国企改革
此次会议提出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 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把国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一个“资” 字来部署,抓住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这一核心问题,意在重点推进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一方面 要以管资本为主来完善国资管理机构与体制,预计要 围绕所有权内容强化监督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授权经 营体制是2018年国资改革的重中之重,落脚点是一 个长久的“体制”,而不是一种行为或一时的工作。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许保利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央企、地方国企已经出 台了方案或仍将出台方案,下一步需要将这些方案做 好,不断总结经验。接下来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 革,重点应放在一级法人层面,国资委要充分挥发作用,对质量不高的资产进行果断剥离,成立国有资产 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国资委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 司,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公司的国有股份交给该机构 管理。
3.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 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 农业农村发展不仅要发展种养业,还要延长产业链、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要提高农民收入,还要让农 民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老有所养,同时要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到宜居、宜业,能够吸引人们到农村 创业,吸引城里人到农村度假、养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 长姜云长认为,要推进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不仅是要解决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更是解决农业农村自我发 展弱化的问题。在现在的条件下,必须充分利用外部 的资源和力量,包括政府政策的转型,支持促进收入 调整,引导工业和城市资源要素更好地支持“三农” 发展。
4. 污染防治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 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 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环保专家彭应登表示,此前大气治理以末端治理 手段为主,未来空气质量改善要实现拐点的话,需要 从源头入手。也就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调 整三大结构,即产业、能源以及运输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结构”中,运输结构是首次在 中央层面提出。现在社会流通性很强,交通物流的比 例越来越大,其中重型柴油车占比太大,铁路运输占 比太小。大量通过汽车运输,导致了重型柴油车尾气
排放对环境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对运输 的结构进行优化,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这也是一 个根本性的治污措施。
5. 区域协调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 略。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 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 相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 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 新区规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 部研究员刘云中表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早已提出, 比如之前的四大板块,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 调发展战略,与之前不同的一点是,强调建立更加 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因此,下一步的探索 重点应该会放在新机制的建立当中,包括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之间横向的协调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信 2018 年在京津冀协同发 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进展。
6. 防控金融风险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 融风险,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 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 内部的良性循环,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 度建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金融 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一旦宏观杠杆超过一定限度, 全社会利息支出总额大于当年新增GDP,经济就会 陷入不可持续状态。但去杠杆恐怕是一个中期的事 情,三五年才能实现,步伐太快可能造成资金链断 裂等障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认为,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好的。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处在深刻转型期和关键跨越期的中国经济,过去经济 高速增长掩盖下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正 在持续暴露,金融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下一步,一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 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稳健的货币政策 要保持中性。二是不断加强风险监测与评估,强化对 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和防范。三是统一资产管理业务的标准 规制,强化实质性和穿透式监管。四是加快出台金融 控股公司监管规则。五是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 针不动摇。六是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七是履行好国务院金融稳定 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八是加快完善存款保险风险 监测和早期纠正机制,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风险 化解机制的作用。
7. 全面开放新格局
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 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 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 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贸易平衡,更加注 重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下调部分 产品进口关税。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推进自由贸 易试验区改革试点。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 经济,是中国全球化承诺、同样也是2018年重要工 作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 越大。”
8.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 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 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 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近期国有资本改革的速度已在悄然加快。国资 委副秘书长彭华岗 2017 年 12 月 15 日在国新办举行 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共 31 家,其中中央企业子企业
10 家,地方国有企业 21 家。2017 年 12 月 18 日,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 改革持续推进,目前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正在加紧制定当中。2017年12月19日,人民日 报援引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央企层面的公司 制改革方案已全部批复完成,而各省国资企业的改 制率已达 95.8%。
9. 稳中求进
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依然被强调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把 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 “稳中求进”从 2011 年开始提出,而后基本年年 提及。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此做过比较详细的解释,“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 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 不出现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 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即主要经济指标不出现大幅波 动,系统性风险得以遏制,结构要持续向好。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与“进”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即“稳是主基调,稳是大 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 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10. 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 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 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作为新提法、新要求,“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如何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了明确指示。“推动高 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 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 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 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