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来源于:中国招标周刊 日期:2017-08-17 浏览:3741

 

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日至 15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不但规格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正在迈入新周期的情况下,对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金融监管、风险防范等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引发各界高度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根据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趋势判断,会议提出的“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将更加完善和严格。

 

回归本源 保障业主

【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保监会将引导保险业回归本源,坚守保障主业……推动保险在扶贫攻坚、灾害救助、大病保障、健康养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16 年底至今,“保险业姓保”被监管层屡屡提及,一系列监管政策、措施落地。在此背后,一些中小险种企业发展迅猛,在靠万能险为代表的投资型险种做大保费规模的同时,资本市场出现的险资大手笔举牌、收购上市公司、短线“炒作”股票等行为引发热议。

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而在会议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 :“保监会将引导保险业回归本源,坚守保障主业,改进保险产品设计、精算定价、准备金提取规则,建立万能险调控机制,约束高成本短期限负债业务,推动保险在扶贫攻坚、灾害救助、大病保障、健康养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从“金融去杠杆”到“经济去杠杆”

【此次会议尽管是“金融工作会议”,对于“去杠杆”的提法却是“经济去杠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

2016年底以来,特别是2017年4月以来,“去杠杆”的核心似乎是“金融去杠杆”,特别是以银行业为重点的一系列去杠杆严监管。但此次会议尽管是“金融工作会议”,对于“去杠杆”的提法却是“经济去杠杆”,这与市场的理解存在重大差异。此次会议通稿中明确指出 :“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反而会议通稿中关于金融部门并未表示“去杠杆”,而是强调严监管。会议指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此次明确要通过发展金融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且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更加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对过去一个阶段金融粗放式发展、盲目发展的一次拨乱反正。会议还表示,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本次会议利多股市态度明显,一方面会议明确指出“要把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未来政策层要想更多地提高股市的融资功能 ;另一方面会议也指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目前间接融资占比较大的前提下,未来股市制度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此次会议选择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模式,相比于此前早就存在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强化了决策职能,在人事任命上也将高于一行三会,其实强化了监管的地位和执行效力。】

历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都会为接下来五年的中国金融改革指明方向,而今年会议亮点与新意在于监管方面的改革部署。其创新地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并强化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同时对功能监管、行为监管、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职责等都有新颖且明确的表述。上述内容是对近年来金融乱象丛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回应,亦是适应混业经营大趋势的表现。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落地意义非凡,主要有如下五大看点 :一是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明确监管决策机构。二是强化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的职责。三是监管信息共享是防范金融风险务实的表现。四是加强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是适应现代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五是强化属地风险管理,严格问责,扩大金融监管职责范围。近年来对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讨论一直此起彼伏,早在“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中便明确提及未来五年要“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各界对金融监管框架改革也有诸多讨论,并提出了多种改革的方案,如超级央行模式、一行一会模式、一行两会模式等。此次会议选择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模式,相比于此前早就存在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强化了决策职能,在人事任命上也将高于一行三会,其实强化了监管的地位和执行效力。

 

强化央行职责 防范金融风险

【会议明确提到要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

会议明确提到要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这一提法显然提升了央行在一行三会中的地位,有助于增进现有监管体系的协调性。毕竟以往由于机械性划分, “一行”与“三会”之间、 “三会”内部之间往往存在着目标不一致,降低了监管的效率。笔者认为,这一举措也与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主要方向相一致,是中国金融改革思路更加开放的表现。会议提到要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早在 2015 年中,中国金融市场爆发股市异常波动,当时证监会为防风险,大力清理配资,但对于银行、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行业究竟有多少资金进入、市场杠杆水平如何并不清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风险。健全风险监测以及切实做到信息共享,监管信息共享有助于信息透明化,减少预期混乱,以及使得监管力度得当。

 

加强监管 严格问责

【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强调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

会议提到加强功能监管,更加重视行为监管。在笔者看来,有别于以往主要强调机构监管,这一创新是适应互联网金融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实际上,面对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 等领域金融风险层出不穷。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一种平台服务,其在信息、数据、产品、服务、渠道可对接很多金融业务,并非单一机构对应。在此背景下,机构监管思路很难满足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而通过加强功能监管,以及行为监管,将改进以往人为割裂的监管体系漏洞以及交叉领域监管真空。以往金融监管主要是集中在金融监管机构方面,而此次会议强调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金融管理部门要努力培育恪尽职守、敢于监管、精于监管、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