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奏响“中国梦”之声

来源于: 日期:2015-03-06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一轮开放和走出去的战略重点。全国两会报告都将“一路一带”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总结,并将在2015年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既是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发展内陆地区与沿海经济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两会报告中的“一带一路”    

33日,俞正声主席作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汇报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工作,在“2014年工作回顾”的第七条“开展人民政协对外交往,努力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中指出,“召开国际形势分析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协商议题开展调研议政活动,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国家重大外交战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在“2015年工作部署”的第二条“紧扣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中提出,“就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重要课题开展调研议政”。

3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14年工作回顾”中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在“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的第三条“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中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构建中巴、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中提出,“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

在国家发改委提请全国人大审查的《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双向投资并驾齐驱格局初步形成”。在“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提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们由习近平主席分别在201397日和2013103日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连着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是一个“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历史,为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共同体而提出的战略构想,逐步形成连接东亚、南亚、西亚、中东、非洲和欧洲海上通道。

“一带一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29%,是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

 

 

一带一路地图示意图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们由习近平主席分别在201397日和2013103日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连着欧洲经济圈,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是一个“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历史,为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共同体而提出的战略构想,逐步形成连接东亚、南亚、西亚、中东、非洲和欧洲海上通道。

“一带一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29%,是世界跨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新兴经济带。

2015年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

2015年两会中关于“一带一路”的表述看,一带一路结合区域发展,让战略的实施有了落脚点。“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重要战略,提出时就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是国外的质疑也很多。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将“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体现了政府务实的态度。

20152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指导,统筹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和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沿线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合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提,要求“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相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将彻底改变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从横向看,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从纵向看,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这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我国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实际上,国家相关部委和相关省区市已经根据国家的部署筹划或启动相关的项目建设。从国家部门来看,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和国土资源部都拟定的相关的工作计划。例如,发改委,“抓好‘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装备走出去”;财政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实施,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工信部,“将围绕实施‘一带一路’等研究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适时启动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区建设”。

从相关省区市来看,“陆上丝绸之路”所经相关主要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经相关主要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山东,及相关支持省份,主要包括黑龙江、河南、湖北、辽宁。它们基本是已经在其政府工作报告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中都明确支持“一带一路”的定位及其相关的主要行动方案或计划。例如,新疆定位为“依托地缘优势,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技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要节点城市为乌鲁木齐、喀什,主要的举措包括,加快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加快五大中心建设;按照北、中、南通道建设规划,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储备;乌鲁木齐将申报亚欧经贸合作试验区。与此同时,新疆还在谋划综合保税区群等。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增长放缓的背景之下,“一带一路”将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源。在经济上,有利于扩大外需,化解国内产能过剩;提高外汇储备有利用效率;提升区域协同效应,突破美国主导的TPPTTIP。同时能够增强国家资源与能源的安全。

 

本文为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与研究部蒋学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